第一二零章 买地之痛(3 / 5)

车骑山 车骑山追梦客 6048 字 2022-01-18

一峰说:“一个是:空里流霜不觉飞,汀上白沙看不见,中的“白沙“。一个是:白云一片去悠悠,青枫浦上不胜愁,中的′青枫浦′。”

何书记笑道:“这个太牵强了,不足可论可信。”

一峰也笑道:“是的,我也是这样想。但何书记,你不清楚,清风这地名,到底是青枫还是清风,这点不必先去计较,那里有个下洋埠头,却是的的确确还存在的,古时候,浦和埠头,其实差别不大,象我们老家,就有李家浦这地名。所以青枫浦这个名词,说它是清风这里,并不是不可以。还有,你不知道,原来的曹娥江,江面哪里有现在这么宽阔?我小时白沙读过两年小学,那时江东边的沙啊,真的又细又厚又白又多,都被挖沙机挖光了,镇上短短的公里的河道上,挖沙机有三四十架,运输黄沙去百官的钢板船几百只啊。哪里还有白沙剩下哟!”

一峰想起儿时在白沙江边,浅浅的江面上,软软的黄沙下,满把满把的黄鲜,不由得谈出了主题。

何书记疑惑的眼神,告诉一峰,他的话有点不可信了。

一峰连忙言归正传:“何书记,我曾经也是这几百只钢板船中其中的一只的主人。我随沙船顺江去百官那边,有过无数次。我很清楚,如果从清风乖小船,晚上退潮时顺流而下,到百官那里正好天亮的样子,而张若虚这首《春江花月夜》,描写的正是一个青年男子,乘一叶小舟顺流而下的月夜美景,象:鸿雁长飞光不度,鱼龙潜跃水成纹,只有在小舟中才能感悟得到。”

何书记说:“你说的虽有一定的道理,但毕竟经不起推敲,要引起学术界的笑谈的!”

李一峰说:“何书记,我想说的是,我们就是要引起学术界的争论呀!不管争论的最终结果如何,但争论的过程,足以提高我们镇的知名度了呀!象上虞有个祝家庄,诸稽也有个祝家庄,那时不是炒得沸沸扬扬?结果还不是两边都声名大噪了?何书记,你如果能让我跟哪个学术界的大师,上中央电视台去辩论,我都敢去!我只要把我的观点,我的想法表达出来,又有什么关系呢?就算到时大师说我的论点根本立不住脚。我就会说,不相信的话,弄一小舟,在月圆的春夜,叫个电视台,全程去拍摄试一下,从海上明月共潮生,月亮升起开始,到斜月沉沉藏海雾,和落月摇情满江树那里为止,是不是正好一个晚上?这样一来,我们的家乡,岂不是名声在外了?”

何书记听了,哈哈大笑道:“李总,你这方面的想象力倒是令人叹服。这样,不管怎么样,你先把你知道的,想到的,想象的这些东西,尤其是谢灵运一块和你刚才说的,全部整理出来,变成文字,到时我是敢异想天开一下的。”

李一峰高兴地说:“好呀!何书记,写写弄弄是我的爱好。”

李一峰适时地把自己的特长作了个推广。

何书记见中饭时间已到,热情地留李一峰在镇大食堂里吃饭。

自这次与何书记的单独交流后,李一峰真正觉得,他有点从失去两个结义哥哥的悲伤中走了出来。

何书记命令老黄的两个月期限很快过去,九支坟却是一支都没有搬迁。

李一峰不能因这事去打搅很有知己感的何书记,他只能盯着老黄。

但敬业的老黄实在打不开局面。

好在李一峰的朋友沈天豹是这土地所在村里的人。李一峰无奈之下,通过沈豹,结识原本相互久仰的村书记。一番推杯换盏下来,当即成了酒知己。

在村支书的陪同下,李一峰和老黄三人上门,终于打开了一个缺口。

象攻克雕堡一样的,李一峰亲自出面,通过套人情讲面子,扯拉进上八代的祖宗情,九支坟终于先动了一支,然后陆陆续续的又拆了七支。

时间却已经过去大半年,十二月都到了。

最豪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