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三九章 别忘初心(4 / 5)

车骑山 车骑山追梦客 6215 字 6个月前

就问:“小李,你说说,唐诗之路是怎么来的?”

李一峰兴奋地说:“水路呀!耿老师,浙东唐诗之路,其实就是水路。当初唐朝的大多数文人墨客,知道我们嵊州有王谢两大家族的别居地,所以慕名而来。从杭州钱塘江,西湖,至曹娥江,绍兴鉴湖一路沿江,乘着船游山玩水的上来。到绍兴,到上浦的东山,到我们家乡的车骑山,到剡溪,往王书圣的华堂去转转,又到新昌大佛寺,到天姥山再往天台相国寺等等,就这一条江水和溪水的两岸。正如唐朝诗人刘禹锡说,有'旧时王谢堂前燕'之故。当然,刘郎这首诗讲的是江苏南京的乌衣巷。但我们这里也一样,王羲之大书圣加上他七个儿子,个个都是当世奇才。加上谢家的谢安及子侄谢玄谢道輼等,后来又有山水诗鼻祖谢灵运,有太多太多迷人的传说和故事。要知道,那个时代,乘船游是最舒适的旅游方式呀!唐朝两百七十九年,单有名有姓的,慕名来凭吊王谢的诗人就有四百多位。诗仙李白一个人,就写了三十六首描写剡溪,或和我们嵊州有关的诗呢!我知道的诗圣杜甫有十首;诗魔白居易十三首。其他象元稹四首,诗豪刘禹锡三首,其他还有诗佛王维,诗奴贾岛,诗鬼李贺,诗囚孟郊等等等等,太多太多的人都有诗,我说得上名的有几十人,都来到过那个世界,都写了诗,从而引成一条诗路。而且,我早几年跟那时的镇委何书记,也谈起过,张若虚的那首孤篇压全唐的《春江花月夜》,也是描写曹娥江的夜景的。″

说起这个,李一峰忘记了烦恼,至于打算自杀,更是言而无信起来。

耿振华听着,他兴奋地听着,不住地点着头。

一个欲死人,一个将死人,竟是忘记了恶运还缠绕着的事实。

两人更加相见恨晚。

都沉浸在唐诗宋词中忘记了一切。

耿振华毕竟智者,他兴奋劲虽在,人却十分理智。

他刚才听一峰的心声,知道眼前残酷的现状,已使这个半百人身心疲惫心力憔悴。他不想看着一峰这么消沉下去。而眼下的困境,只有他自己挺住,才能渡过这劫难。

所以耿振华说:“小李,你我有缘,来,你说,你喜欢哪首诗词,我现场创作,送给你。”

一峰高兴地当即说:“好呀!耿老师,您送我一副伟人的卜算子.咏梅吧!我把词句写出来。”

不一刻,李一峰把咏梅的词默录好,递给耿老师。后者马上就书写完毕,盖上章。

边盖边说:“小李啊,此时此刻,你正是到了悬崖百丈冰的边缘,但你想想梅的品格:越是严寒,越是在残酷的生存环境中,它却越是顽强,照样犹有数枝俏。而它的俏,不是为了去争抢春的风光,也不是为了享受春天,而是要昂首地告诉大家,眼前处境就算极端残酷,春天一定马上就会到。我相信你,一定会有待到山花烂漫时,她在丛中笑的时光。”

一峰也动情地说:“耿老师,我知道,这也是我想跟您说的话。您是我的榜样,您也一定要挺住。耿老师,我的亲人都叫我小峰的,从今起,您叫我小峰吧!”

“好呀!小峰,你是处境艰难,我是身体艰难,而且都可以说面临绝境。你我一起努力,相互激励,共同抗争,决不向艰难屈服!”

耿振华神情坚定地说。

李一峰更加动情地说:“耿老师,实话说,我今天本是来向王局长作最后的告别的,谁知道让我遇见您。您都这样了,仍然乐观豁达,而且毫无恐惧,更是热心积极。您是全身充满着正能量。而我却有一了百了这念头。现在想起来,我都觉得可耻!我今有一事相求,不知您可否答应?”

“我答应,不管您提什么要求,我都答应你。”

耿振华想都不想地说。

李一峰一字一顿地说:“耿老师,我想拜您为师,请您教我书法,教我如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