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35章 交国之好(1 / 2)

平帝自下朝以后就没说过一句话,焦燃知道他心里不痛快,更是不会主动开口,生怕惹了他给自己招麻烦。

“焦燃!”

“奴在,陛下。”

“你说朕是不是太过放纵蒋归衣,以至于他快要忘了自己姓什么。若不是他手里有朕想要的东西,朕何至于次次都任由他指手画脚。他到底想要什么,总是胳膊肘往外拐。”

焦燃回答不了,不过平帝几句无心之言,倒是让他找到些头绪,他虽然不解其中深意,但不代表他的主子没有这个能力。

……

月绾尘前脚刚回了礼康宫,后脚尚宫局的薛司衣就把尚仪的官服送过来了。

虽说她升了品阶,可如今仍只能算是太后身边的女官,毕竟尚宫局的尚宫印还在皇后的手里,她不能贸然插手。

这位薛司衣也是从文曲院出来的才女,很得已故蓝尚仪的信任,对尚宫局可以说是极为了解。

“早就听说了大人不少的故事,一直无缘得见,今日借着送官服的机会,总算能和大人讲句话了。”

薛司衣没有走的意思,必然是有话同月绾尘讲,早晚有一日她也是要将尚宫局握在手里的,提前熟悉一下倒是没什么坏处。

“薛司衣请讲。”

“如今皇后娘娘掌着这尚宫印,尚宫局众人不好过啊。”

“哦?此话怎讲?”

后宫不比前朝,银饷俸禄都是明着摆在眼前的,后宫的这点银钱全在宫库里面。

皇后掌了尚宫印,意味着没有人知道宫库里面进了多少钱,更别提出了多少钱。

虽说女官走的是俸禄,可剩下的妃嫔们、宫女们、少监等等,拿的可都是月钱。若说怎样从宫库里面攥出点钱来,必然是要从这些人身上下手。

听到这里,月绾尘总算明白了怎么回事。薛司衣这是明里暗里地指着皇后私吞宫库的银两。

想来皇后的动作太大了,已经引起下面人的不满了。

“薛司衣的来意本官大致已经清楚了,不知你希望本官给你一个什么样的答案?还是说,你希望太后给你一个答案?”

月绾尘既得知薛司衣的意思,又怎会顺着走下去,她可不是这么容易被说服的。

“大人折煞下官了!下官实在是没有办法才来找大人,下个月的秋晨纱宫装……下官交不出来。”

月绾尘还以为自己听错了,“这怎么可能,本官明明记着本官未去苏扬之前,贵丝国上供了五十匹秋晨纱,未到祭祀之日,怎会用掉?”

薛司衣一边叹气一边摇头,“皇后所作所为,一言难尽。”

秋晨纱虽说不如灰蚕丝少见,但却将大安与贵丝国联系了起来。

贵丝国在西域诸国当中,差不多算是最小的一个,不过却因为地势险峻,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好地方。

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难以和外界沟通。

先帝云游时,结交了当时的贵丝王,于是便在登基之后,专门开了一条通往贵丝的商道。

贵丝王很是感谢先帝,将秋晨纱献出,以示交国之好。

自那以后秋晨纱的意义就有所不同了,成为了一种大安国运恒通、广邀天下好友的象征。

秋晨纱本身只能染出一种颜色,先帝便干脆将此定成了祭祀时专用的纱衣。

宫里面每年只能得五十匹,用不了的才会通过户部卖到民间。

民间时兴的样式一向是以宫里面的样式为基础,而宫里面流出的东西,民间更是有人高价收购。

就譬如秋晨纱,那可是宣华城里面最富贵的人才能用得起的布料。

“那依薛司衣所言,市面上一匹秋晨纱要多少银叶子?”

薛司衣反而笑了,“大人,市面上的秋晨纱可是按照尺来卖的,一尺一片金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