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1章 太子霜华(1 / 2)

有了璋王在身后拼命地催,平帝选了一个最近的大朝会,专门和众人提起了立储一事。

众臣看着平帝,真像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,一时面面相觑,不知该如何回应平帝。

一片寂静之中,忽有文渊伯最先开口讲了一句,“陛下的几位皇子都是人中龙凤,我们做臣子的不过就是从旁给个提议。

至于最后的决定,端看陛下心中是何决意。”

文渊伯算是个众臣打了个样子,后边的人也就好接话了。

楚湘公一死,黎王一派已经没有了主心骨,立储之事自然没有他的份。

而萧霖漠去往皇陵为贵妃守孝,就等于是将同他人争夺的机会让了出去,自然也不用再提。

略略看去,能让众臣们为之一辩的只剩下璋王、萧霁月和端王。

有老臣就是看出了这一点,为了不让平帝又把端王摆在眼前,遂先开口抛出两个选择,让平帝来不及反驳。

“陛下,储君之位涉及国本,不能随意,一定要慎之又慎,故而臣提议,就从璋王和慕王中择太子之位。”

这话可真是说到众臣的心坎里去了,璋王本就是大安朝唯一的嫡子,只要如氏的皇后之位不倒,璋王的嫡子身份就是一块显眼的金牌牌。

再有,萧霁月不争不抢的样子赢得了众多朝臣的赞许,时至今日,再也无人提起他旧日为自保而不得不装作无能之辈的事。

倘或萧霁月得了储君之位,那等于是给新贵们一个讯号,老派的世家们也不是一定就能永远左右着大安的局势。

有这两位亲王被提到台面儿上,其他人也就不必多说了,可就在这时月绾尘却开口了。

“陛下,既是有这么个难得的机会,容臣再多说一句吧。

前不久有贼人犯上作乱,于毫厘之间几乎将皇宫众人推至深渊,那时纵然有亲王卫队、龙鳞军坐镇,可还有一人,也不能忽视——

那就是端王殿下!

臣绝非因着和端王殿下的私人情分就妄言,实是当时情况之急切。

眼下想想,或那日无有歹人以端王殿下性命做要挟,我们恐怕争取不到那诸多的时间。

臣请陛下加封端王殿下,一则赏罚分明,二则向天下人告知,皇室子弟皆是以国为重的好儿郎!”

这事情可没有什么预演,不仅仅平帝不知,就连端王亦是吃惊。

平帝本就是打蛇随棍上,月绾尘所言正是令他颇感快意,于是也不犹豫,立时就提封了端王,“月卿出言有理,朕允了。

端王听封,即日起,戴青玉冠,一概食邑随之而变。”

月绾尘如今也是二品殿司了,同皇室又有了亲眷关系,许多事就算是被人看不惯,也无人敢提出。

所以除个别同月绾尘关系交好的大臣,其余无人回应。

可话又说回来,这天下终究是姓萧的,无伤国本的情况之下,顺着平帝总比呛着好。

众人心中皆是自有一把算盘,眼看要陷入冷场,文渊伯又是先开口,而后众人随上,总算没让平帝露出怒容。

会有这般结果,本就是月绾尘运作出来的,她面上无甚其他的表情,但璋王就有些不适了。

月绾尘是璋王二十多年的人生当中,第一次倾心相爱的女子。

他从萧霁月手中未能将月绾尘夺过来,转头又看着月绾尘成了端王的准王妃,要说不气,那可真是天大的谎话。

只是当璋王想顶月绾尘一句的时候,户部尚书叶晏微微瞥了他一眼。

就这一眼,璋王忽的就冷静下来。

他经营多年,外有贤名,内有忠心之臣相护,恐他一时慌乱,便葬送前程,实属不应该,故而他强压一口气,还稍稍正了正前襟。

叶尚书往日并不多言,不想让平帝看出他已站在璋王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