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1章 降兵入京(1 / 2)

璋帝是一国之帝,他受伤乃至于身死,实在太过顺利,赫连徽不得不怀疑,可是一连往宣华发了好些信,都是一个答案。

估计是知道赫连徽有所怀疑,秋冼便在璋帝的示意之下,亲自给他回了一封,还留下了自己的印。

不说身家性命握在璋帝手中,就连妻儿老小都处在有可能丧命的关口,秋冼纵然心中有一万个不愿意,他也只能为璋帝所用。

赫连徽那边看了秋冼的亲笔信,终于放下心来,毕竟信中描绘得十分仔细,连朝中何人支持哪一个亲王都写上了。

不仅如此,秋冼还写了京中生乱,伤了不少人,更有匪类企图在这个关键时刻,能分得京城的一杯羹。官匪勾结,民不聊生,连势力大减的诸余都暗中往宣华放人,恐怕再有一段日子,京中的储君之位就要定下来了。

这内容有远有近,有松有紧,并非秋冼的意思,而是璋帝口述。

这便在不经意间向赫连徽透露了一个讯号,假若还不加紧,宣华的局势尘埃落定,那他赫连徽就还是乱臣贼子,永不能改天换日。

于是赫连徽做出了一个决定,避开婆果山的战场,将南疆军分一部分送入宣华。

这实在令人不解,毕竟几万军队明晃晃从萧霁月眼前过,怎么可能不被发现。赫连徽说这话的时候没有一丝迟疑,倒是燕亭西先明白了赫连徽的意思。

“主子,您的意思是,投降?”

白昭的崇擎军来势凶猛,虽京中有乱,却不影响他按照萧霁月的指挥来,直面白昭的南疆军打得也很是辛苦。

不若演上一出戏,来个三万人的主将被白昭斩于马下,而三万俘虏被送离战场的时候,就是他们借机潜入京中的好时机。

这一场戏看着顺利,实则是占了如今局势的光,把俘虏就留在营中,很有可能会在背后捅萧霁月一刀,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送走。

处处皆是破绽,处处皆是混乱,真假之间,虚虚实实,方能达到目的。

赫连徽前脚定了计划,后脚就让人执行,都没有半日的时间,这支三万人的队伍就奔赴了前线。然后按照既定的结局,令这支俘兵脱离了赫连徽叛军的行列。

果然萧霁月让一位将领带队,将这三万人送到姑媱。

为了不让萧霁月怀疑,赫连徽将剩下的南疆军的布局修改了,分散之下,董飞羽面对的叛军数量整整少了一半。

而此时营帐中的萧霁月,看着沙盘默不作声。

殷兰亭送上了一杯清茶,“殿下,俘兵的行进速度很快,估计再有五日,就可到达姑媱。”

萧霁月在姑媱插上了一枚小旗子,“你说,赫连徽什么时候会意识到自己走进了萧霜华的陷阱?五日的时间,足以改变天下吗?”

殷兰亭在婆果山的位置也插了旗子,“初初我们受皇帝的掣肘,时时受制,以至于让殿下你无端受了重伤。但从王妃出现后,局势已经发生了改变,殿下你看,我们今时的兵力和叛军相当,甚至让赫连徽不能更进一步,这便是最大的惊喜。依着皇帝的计划,五日的时间,该能结束这场战争了。”

不是赫连徽脑子不好使了,而是今时的南疆内部,也出现了问题。

原本在赫连徽的鼓吹之下,南疆的百姓也好,官员也好,都对赫连徽的承诺深信不疑。

可事到如今,该有的名声毁得差不多了,该见到的亲人已经天各一方。

再加上赫连徽对商贾太过优待,令南疆商贾和官员矛盾重重,只要见面,必是唇枪舌战。

假若赫连零还能在赫连徽身边,父子齐心只是一点,另一点便是让众人看着,赫连家能掌控全局。

但赫连零落在萧霁月手中,自是有人担心,赫连徽大事未成,顺便将下面的人都推出去给自己挡灾。

会有这般担心很正常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