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、扣、拦,由裁判员们按照规定分别进行评分。
排球馆的空间很大,可以几队同时测评,一项接一项的,花费的时间也并不多。
18支队伍,每队14人,实际测试12人,取10个最好成绩记录,总共200来人,终于在上午12点前完成了全部测评。
测评期间,包括教练和球员们,在间歇中也偶尔观察下其他的对手。
林幕这边,也抽空着看了看。
不得不说,全国层面,即便是业余层次,技术好的也是一抓一把。
终归说起来,技术还是需要身体素质来支撑,对于绝大多数的省市队伍来说,选拔体能天赋优秀的,再练体能素质,似乎一直是最主要的传统。
而且,从选材上,很多省市的选材面,也比一般的穷省和发展不太好的省要来的宽的多。甚至很多省市都是广撒网一般的到周边去挖掘。
普遍的都是人高马大,基本功也不差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有几个人给他的印象最深,但只知道队伍,他也不知道具体名字。
虽然比赛的小组分组已经有了,赛事赛程也下发到各队手中,但具体实力和球员的个人水平到底如何,到底是不是球员和团队都能充分的发挥出来,谁也说不定。
因此,暂时的也就只是记在心里。
其实,他不知道的情况,他和他的教练在观察其他人,其他人同样也在观察他们。而他以及少数几个队友的表现,也同样留给了别人很深的印象。
因为现在还是限制专业球员参加u17的年代,能在青年层次的比赛打的,在某一年龄段,基本上很少有能连续打几届的,即便是两届都很难。
往往在这样的比赛中表现好的人,很快就会正式进入职业、专业体系,自然很难再有机会在青少年业余比赛中打滚。
而且,不可否认的,很多观察的目光,包括了来自各省市的专业人士。全国一盘棋,偶尔引进他省的顶尖选手补充后备力量,各种手段也不足为奇。
上午的测试结束,没当场公布成绩和排名情况,林幕也不确定他们的评分情况。不过,凭林幕的观察,队友们基本上都发挥出了自己的正常水平,蓬蠡队整体应该不算太差。
中午午餐,200多球员加上各队的教练以及部分工作人员,300多人齐聚。
依然是自助餐式的饮食供应,菜品和主食照顾了南北风味,可谓琳琅满目,极其丰盛。
昨天因为心累身软,也没胃口去好好品鉴,而且,今天因为是大集合的第一天,承办方更是精心准备了一番,倒是让所有人都吃的挺开心的。
满足的吃了一顿午饭,然后回去稍事休息。
下午两点,18支队伍的球员准时开始了下午的测试。
体能测评,分为五项,分别是30米站立式起跑、助跑摸高、半米字移动、2公斤实心球双手正面掷远以及1500米跑。
评分标准和测试方法都是依据《华夏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大纲》来进行。
从体能测评的项目上不难发现,大致就是速度、弹跳、敏捷、爆发、力量以及耐力等方面的考量。
是否完美科学不好说,但最起码这些项目都是关联到排球运动所需要的综合体质素质。
比起上午的技术测评,下午的体能测评要累的多,而且,天气真的挺热。
几个小时,在密闭闷热的室内馆,一群球员忙着跑跳掷的,汗是出了一层又一层,人也慢慢又了有几分烦躁。
整个测试到最后,几乎所有人都显得精神不太足,总算测评全部结束时,没有人愿意再待在体育馆里。
一队队的人赶忙的离开了体育馆,各回各处,洗个澡吹吹风扇,人这才舒服了些。
心定下来后,这才关心起了测评的成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