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警惕。
那就是隋盛,他也在林幕甫一击球之后,就移动了一步,补了一些空当。
这时也正发挥了作用。
一般的主攻手在队伍里,都有接发球的任务,隋盛在这支队伍里,虽然是自由度很高的核心大主攻,教练也没强制要求他每次接发和防守中高度参与。
但他本身就这些意识,可也没丢。
袁志都动了,他比袁志更清醒,怎么可能不动。
他移了一步,顺势倾倒,接起了一传,手法和基本功着实不错。
被隋盛的凭空出现接起一传,袁志在听到声响后也是瞬间配合上了。
大概就是攻手的本能意识吧,他拐了一步,迅速的就回到了前场,他最喜欢的的位置,二号位。
二传,移动前排,靠三号位赶到一传落点,接着,轻跳垫传,和袁志配合打了个2号位的快攻。
韩晨和罗一鸣的拦网,最终没能阻拦起对方的进攻。
比分24:18.
滨城四中扳回一分。
“好一传!”
袁志很认真的对隋盛称赞道。
“基本功,基本功!”隋盛笑着无所谓的摆摆手。
只是回了一句后,他接着拍拍手,“咱们再来!”
“加油,老袁,下一球,发个好球!”
换轮换发,
袁志轮到后排一号位,是他的发球。
“基本功!”
他走到发球区,拿着球等待时,脑海里不由的就想着刚隋盛说的三个字——“基本功。”
老生常谈的一个词,每位球员从开始练球起,这个词就伴随着他,很多时候,都用这个球来强调一名球员的技术素质。
主攻手的基本功有什么?
是进攻,同样也是防守和接发一传。
那接应的基本功呢?
是进攻和扣球吗?
他不由的发问。
手托着球,他遥遥的看向场对面在1、6号位间躬身等待接发球的对方接应。
他真想问一问对方。
蓬蠡队半场,林幕的发球局结束,被对方终于扳回一分。
但领先这么多,还是每球得分制,大家其实都对第二局的结局不太做怀疑。
林幕更加坚信他们不可能让对方连续拿分的。
当然,战略上自信,可战术上,该重视的还是要重视的。
对方袁志的发球,可并不弱。
至于对方想的那些有的没的,甚至想问问他基本功的事。他虽然不知道,但他现在带领队友们就实际上在给对方解释了。
主攻的基本功?
副攻的基本功?
自由人的基本功?
以及他这个接应的基本功?
扣、传、发、拦,加接球,这不就是基本功吗?
当然,位置不同,战术不同,因为精力关系,侧重是难免的。
但如果真的要给每一个位置定一种基本功的话。
那么,在林幕的理解里,你首先先要明确你位置的核心定义。
他是接应,从卢林给他训练后不久,就换成了这个位置。
大概,全能就是接应的第一标签。
其实,无论是教练们如何想,他们在选择某位球员成为接应时,其本身就是看到了该球员,在本质上有全能的潜质,这似乎也是接应所必备的了。
差别只在于,这份潜质有多高罢了。所以,这一点似乎也是接应的根本。
剖开现象看本质,全能其实也是贯穿着整个接应位置。
所以,在他的训练,以及对训练的理解中,他始终很清醒的知道一点。
接应这个位置的核心意识是什么?哪怕你是被定为整个球队核心的人,你同样不能把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