的人,对他印象也着实不错。
不过印象不错,苏瑾瑶也没有立刻让他起来。对于这种直接管着太子府钱财的人,多多少少还是应该有些打压的。
因而,苏瑾瑶看了他一眼之后,就先拿起其中的一本账簿翻开,认真仔细的看了起来。
苏瑾瑶的记忆力极好,一目十行又过目不忘,因而很快把这本账簿看完,又拿起另一本翻看。
账簿记录的很干净、清楚,小而规整的字迹,一笔笔的出入往来账目也都记得很清楚。
因而苏瑾瑶也没有什么疑问,看得也快。片刻之后就把几本账簿都翻看过了。
而且之前苏瑾瑶想要的每个下人的月钱,也单独有一个账簿记录着。
苏瑾瑶全看过之后,就抬头说道:“你叫什么名字,来太子府多久了?”
“回太子妃,在下姓胡,叫胡明。我原本是大将军府的账房先生。从十九岁到拓跋大将军府做学徒,到现在也有二十二年了。来到这太子府则是太子回京之后的事了,大将军把府里的事情都归结到太子府一起管理,我就被调了过来。”
没想到,这人留着两撇小胡子,还真是姓“胡”。
苏瑾瑶听说他原来是跟着舅舅的,就笑着抬了抬手,道:“原来是舅舅那边的账房先生。起来说话吧。”
胡明站了起来,问道:“太子妃,这账簿看过可有疑问?”
“没有。”苏瑾瑶摇摇头,道:“一笔笔都记录的很清楚,看不出什么问题。”
苏瑾瑶说的是“看不出问题”,这话其实有两面性。
一方面是说他记录的账目确实不错。另一个隐意则是说,可能账目实际上真的有问题,但是他在账面上做平了,一时间查不出来。
这是苏瑾瑶暗自给他提醒,不证明苏瑾瑶以后不查,
查出来之后也必定会追究。
想必那胡明做了这么多年的账房先生,也是能够听懂苏瑾瑶这句话的。
对于聪明人,说话只要点到即止。因而苏瑾瑶也没有深说,由他自己去琢磨吧。
说完,苏瑾瑶拿出其中的一本,道:“我看了府里所有人都月钱,这个都是按月发放的,没有问题。但是没见上面记录打赏或是年终的花红,这个你能单独给我说说吗?”
胡明就道:“回太子妃,目前府里所有人都打赏都不是固定的,只是逢年过节或是有喜事的时候,由太子殿下吩咐下来,每人赏多少就是多少。这个是记录在府里总帐开销里面的,并没有单独记录。至于太子妃所说的花红,目前是没有的。”
苏瑾瑶点点头,道:“那好,以后每年年终的最后一个月,工钱加倍算是花红,赏钱另算。另外打赏每人每月都有一次,看个人表现给予;有人很多、有人没有,出了错就扣掉。凡是在太子府里做了五年以上,并没有出过大错的,每月工钱加半成,做了十年以上的加一成,以此类推。从这个月开始加成就发下去了,有问题吗?我这样调整,需不需要跟太子报备?”
胡明看了管家一眼,两人眼神交接了一下。
最后还是管家站出来道:“回太子妃,之前太子殿下就已经吩咐过了,您就是府里的主子,您做任何事都随意。还说……只要太子妃高兴,一把火烧了太子府都行。殿下会再选个太子妃喜欢的地方盖一座让您满意的宅子。所以老奴以为,这月钱的事情是不用跟殿下特意知会的。但是,如果太子妃能够和殿下说一声,老奴们做事也方便许多。”
苏瑾瑶毫不怀疑,古学斌应该是说过那些话的。
不过这管家说话也算是滴水不漏,既是同意苏瑾瑶的做法,但是还希望苏瑾瑶能够对太子讲一声她要做的事,以免他们这些下人难做。
苏瑾瑶点点头,就道:“那好,太子回来我会告诉他的,如果他没有疑问,就不会找